咨詢熱線:173-2602-0445
173-2602-0445
微信咨詢:
戰略合作伙伴:
非經常性損益是指與公司主營業務無關的收支(包括資產出售、政府補貼或罰款等眾多情形),由于該項收入并不是公司經常性營業所得,不具備可持續性,具有偶然性和不可持續性等特點。非經常性損益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成長性,影響報表使用人對公司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斷。因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利潤往往更能衡量一家上市公司的真實價值。(公司注銷)
風華公子:想想每年年末五花八門的保殼運動就明了了。賣塊地賣點設備賣點股權,實在沒的賣了就請求政府補點。
馬靖昊:上市公司有了“非經常性損益”這個擦邊球可打,從理論上講,上市公司永遠可以不虧損了。
路人-Z:真正的好的企業,是有他的核心產品的!
馬靖昊: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就好比一個人掉了錢或者撿到錢,是不經常發生但對資產和利潤產生了影響。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可以通過政府補貼、投資收益等多種方式為業績“增光添彩”。
首先是政府補貼。在非經常性收益中,zui常見的是政府補貼,近年來政府補貼已經超過流動資產處置日益成為非經常性損益的主要來源之一。政府補貼可謂對公司業績起到了關鍵作用。
其次是投資收益。不少公司主業不行,但通過理財收益,公司成功實現業績增長。
還有一些公司投資理財的水平不行,或沒啥財可理,則經常通過出售資產扭虧,也就是靠變賣家產盈利。
每年依靠非經常性損益扭虧為盈的上市公司不少,下面舉一個例子:
華鋒股份(002806.SZ)發布2021年半年度報告,該集團期內營業收入3.07億元,同比增長67.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92.39萬元,同比扭虧為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虧損為724.82萬元。基本每股收益0.0501元。
Andychengyh:好在退巿制度的盈利判斷已經將非經損益剔除了!很多上巿公司,特別政府補貼較多的ST公司將很難再使用212方式了!
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關注經常性損益與非經常性損益是否站錯隊很重要!將影響到上市公司ST能否被摘帽?審計風險就在一瞬之間!
再打了比喻,如果說智商好比利潤表中的經營利潤,那么情商就是非經常性損益了,智商低,經營利潤就慘不忍睹,這時候能不能盈利就取決于情商了。通過各種公關、“不要臉“,搞來了各種政府補貼、減免稅等,化腐朽為神奇,粉飾了利潤表,凈資產也加大了,重新又神氣起來了。因此,只要能繼續玩情商,利潤只能算個屁。
東方盛悅:底線太低,沒文化,情商就高。
馬靖昊:說得對!為什么沒文化的人情商一般很高,因為為達目的可以不要臉;書讀得多的人“情商”越來越低,因為懂得了人格的尊嚴、生命的價值。
小情逸志:比喻精妙,說得很好!
優子家:情商>通過各種“不要臉”的手段>巨額補貼。
馬靖昊: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根本不行,但其賬報上盈利數字卻很好看,這就是屬于商業模式上遇到了困境,但又靠著補貼收入或債務重組等手段茍延殘喘的企業的典型特征。大家扣除其非經常性損益后再看看,就知道這類企業往往嚴重虧損著。
因此,在分析上市公司財報時,要注意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報表虧損但實際盈利,它是指企業在會計年度內公布的財報是虧損的,但去除非經營損失后的經常性凈利潤是盈利的,說明企業的虧損可能主要是由于非經常性因素造成的,這就提示投資者應該關注造成企業虧損的非經常因素是什么、會否在后期依然對公司的盈利帶來這種困擾,以便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另一種情況是報表盈利但實際虧損,它是指企業在會計年度內公布的財報凈利潤是盈利的,但在扣除非經常收益后的經常性凈利潤是虧損的。有些上市公司為了逃避ST股票特別處理的命運而采取這種手法--主業不盈利,通過一些財務技巧來使報表盈利。
翁鵬1221:在看財務報表時,一定要仔細甄別,千萬不要被各種類型的非經常性損益迷惑了雙眼。
磊滿:看來剔除非經常性損益來衡量盈利能力還是很有必要啊!畸形的局勢!不能創造凈利潤的公司存在了這么久是為什么呢?
我們分析上市公司的真實盈利水平時,要采用扣除了非經常性損益的經常性凈利潤來反映。真正的扭虧為盈是指企業在一個會計年度內經常性凈利潤從虧損轉為盈利。
通常而言,zui近3年非經常性損益在上市公司凈利潤中所占比例平均在5%以內的上市公司其業績真實性較高,如果zui近3年其凈利潤穩步增長,并且主營業務收入增幅明顯超過凈利潤增幅的上市公司,一般其利潤可信度較高。對于那些非經常性收益占比較大的上市公司,大家要警惕,以免被表面的業績數據所誤導。